多维数据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稳健前行
所以中国扬汤止沸的方式不但错误,幅度、频率也不够。
即便索赔进入诉讼阶段,索赔路上仍是障碍重重。2002年,马耳他籍油轮塔斯曼海轮发生碰撞,导致其所载的205.924吨文莱轻质原油(87.01,-2.04,-2.29%)入海,溢油扩散面积从18平方公里至205平方公里波动变化。
从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只有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拥有起诉康菲石油的权利。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在可预见年限内遭受的损害等几个方面,来制定一个处罚或赔偿标准。由于诉讼的成本高、费时长以及出现的其它难题,在溢油事件发生后,责任主体与当地政府私了的情况并不鲜见。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则不能通过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进入诉讼渠道。
如果法律支持生态索赔,海洋局会打着渔业资源的旗号,先拿走原本划归农业部渔业局有关渔业资源的索赔,而海洋局与渔业局之间还将需要进行一些协调工作。我国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级别的法律,并没有对海洋污染的民事损害赔偿和补偿的详细规定。俄罗斯引以为自豪的能源大棒,在中国不断的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能源来源,俄罗斯占比正在逐渐的减小。
而中俄之间的利益纠纷正在拉开序幕。[page]由于天然气供应问题,俄罗斯多次与中国发生纠纷,甚至是争吵。报道中说,俄能源部部长谢尔盖-什马特科可能将出席与中方的谈判。紧接着,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大崩盘。
美国《国际地质学评论》称,世界近1/4未发现油气资源或都埋藏在北极。并于2008年在双方领导人会谈时,就自2014年开始,通过西伯利亚输气管道每年将向中国提供6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
言外之意,就是俄罗斯利用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瓜分北极,让中国也有一席之地。如果朝鲜不能让韩国相信其不会在南北关系恶化时将输气管道作为威胁韩国的筹码,韩国就不能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巨额财力和人力。但是这次俄罗斯出人意料的将北极的石油资源分与了美国的企业,丝毫没有给中国机会。有俄罗斯分析家认为,该协议对俄美石油巨头是各有好处。
俄罗斯北极科考负责人波谢洛夫也表示,整个北极海域大陆架的资源估计可达1000亿吨标准煤,甚至更多。中国一年的出生人口,几乎占据了俄罗斯十分之一的人口规模。这一主张并不为中国方面接受。在中国能源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俄罗斯此举的目的是向中国发出一个明确信号:赶紧与俄方签署天然气价格协议,否则将面临俄罗斯对中国输气管道改道的风险。
今年6月底,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再次声明,中方再次减少应付的石油款项,7月初该公司总裁尼古拉-托卡列夫说,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仍然不排除与中国公司打官司的可能。俄罗斯方面坚持中国应承担原油运输的全程费用,包括发生在俄罗斯境内的费用。
上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到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达成协议,将修建一条跨越朝鲜国境向韩国出口原油的管道。俄罗斯石油公司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8月30日还在俄索契签署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投资32亿美元,用于北极喀拉海和黑海的油气勘探。
为此,俄罗斯公司不排除将中方公司告上伦敦法庭。但随后,中国方面开始偿清欠款。根据5月底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当时Rosneft在与BP的合作告吹后,中石油就曾向Rosneft提交开发北极海上油气资源的合作建议俄罗斯以国际石油价格为准,要求每1000立方米400美元左右的价格,而中国则以煤炭价格为准,提出每1000立方米200美元左右。[page]另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锐减了一半,降幅接近50%。8月中旬,中俄双方进行第八次谈判,俄方以中方预付400亿美元作为条件,把价格降低至250美元,但中方仍予以拒绝。
俄罗斯方面坚持中国应承担原油运输的全程费用,包括发生在俄罗斯境内的费用。中国一年的出生人口,几乎占据了俄罗斯十分之一的人口规模。
此前08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俄罗斯曾经提议两国共同抛售美国的国债,但是遭受了中国的拒绝。但随后,中国方面开始偿清欠款。
俄罗斯利用能源问题,已经不止一次的对中国举起了大棒。据悉,美孚准备向俄罗斯石油出让位于北美和墨西哥湾的部分项目份额。
有传闻说,中俄两国计划在今年10月份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期间签署天然气价格协议的希望可能要落空。今年早些时候,Rosneft就打算与BP进行合作,但由于BP一直未能解决与英俄合资石油公司TNK-BP俄方股东的纠纷问题,BP不得不搁浅北极大陆。问题是,在进行天然气议价时,中俄双方发生了分歧。今年以来,中方向俄方支付了2亿美元天然气款,但俄方认为应支付2.5亿美元,差距5000万美元,加上近几个月气款,俄方认为中方累计欠款达到8500万美元。
这条管线建成后将打开俄罗斯原油向亚太地区出口的大门。上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到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达成协议,将修建一条跨越朝鲜国境向韩国出口原油的管道。
[page]由于天然气供应问题,俄罗斯多次与中国发生纠纷,甚至是争吵。俄罗斯为了防止自己远东天然气出口的单一化,先后单方面取消了一些与中国签订的协议,而把部分天然气的开采权转让给了日本,同时,承诺将输气管架设到离日本最近的海港,企图依靠日本来向中国施压,限制中国在俄远东地区的势力,致使中日两国发生竞争,使俄罗斯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一位接近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俄中公司在沿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对华供油价格上依然存在分歧。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不是王子和公主的通话故事,相爱了就从此幸福的生活下去。
并于2008年在双方领导人会谈时,就自2014年开始,通过西伯利亚输气管道每年将向中国提供6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期30年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今年6月底,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再次声明,中方再次减少应付的石油款项,7月初该公司总裁尼古拉-托卡列夫说,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仍然不排除与中国公司打官司的可能。而且此前中俄也曾就北极划分问题探讨过,双方也认为应该本着中俄友好,共同的协调立场。大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也告诉我们,时刻未雨绸缪、加大能源多元化战略、多边外交的重要性。
此前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安纳托利-亚诺夫斯基曾表示,能源部计划9月份派代表团前往中国讨论燃料能源综合体领域的合作问题,包括石油出口问题。这意味着通过该管线输送的原油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了中国以外的市场。
而中俄之间的利益纠纷正在拉开序幕。分析人士指出,中俄为天然气供应问题的谈判一直谈不拢,俄罗斯想积极扩展韩国这个新客户从而给中国施加压力。
目前中俄两国就天然气价格问题的谈判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双方在价格标准、计算公式和支付方式等问题上都存在巨大分歧。报道中说,俄能源部部长谢尔盖-什马特科可能将出席与中方的谈判。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